
人物簡介:李鶴功,繁昌區峨山鎮東島村毛塘組人,今年74歲,是東島村老年學校校長、關工委主任。
事跡簡介:李鶴功和村關工委“五老”吃苦耐勞主動搶救、保護古樹“倒杉木”和美麗鄉村建設做出重大貢獻,在繁昌區峨山鎮東島村傳為美談。
保護古樹為明天留住更多綠色
守護美好家園
位于繁昌區城東南的東島村,是個半山圩呈長方形的村莊,村后虎形山上有棵奇特的古樹,它是杉木的一種,因枝椏倒垂被大家稱為“倒杉木”,距今已有400余年歷史?!斗辈齾^志》載:“峨山東島倒杉木,樹齡300年,高20米,樹圍2.85米”?,F在列為“峨山十景”之一,成為蕪湖市人民政府掛牌保護的名木古樹。遠近游客慕名,紛至沓來。
“倒杉木”原屬東島集體林產,農村實行責任制后,林權變化,山林劃分給農戶,倒杉木雖仍屬集體所有,但責任主體的保護措施不夠到位,處于自生自滅狀態。滄海桑田,時光荏苒,歲月洗褪鉛華,倒杉木開始出現不好的情況,部分樹葉枯黃,樹干偶有干枯折斷,樹皮逐漸粗糙暗淡,種種跡象表明,生長態勢呈現出頹勢,瀕臨枯萎的危機。
2008年,到齡的李鶴功從村干部崗位上退了下來,后村黨組織決定由他擔任東島村關工委主任,并陸續選配了8名“五老”人員進入村關工委。倒杉木出現的枯萎現象,他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于是,他便召集村關工委“五老”開會,統一了思想認識,把搶救、管理好倒杉木,保護名木古樹,守護美好家園作為首要任務。
咬定青山不放松
從2010年起,李鶴功便懷揣搶救、保護倒杉木的方案,數次走訪市、區林業局及相關部門。在林業干部的協助、指導下,本著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精神,老人開始了他維護古樹名木之旅。
保護古樹說來輕松,事實上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多阻礙。“倒杉木”植根于村后虎形山坡一塊隆起的名叫“遺珠坨”的地方,四周被村民的責任林包圍,責任林里樹木長勢良好旺盛,村民們都愿意相信這是塊“寶地。由于水土流失等多種原因,倒杉木外側根部有部分根須已經裸露,必須在外圍填土加固,外圍分別是3戶責任林地界,林地權屬不得隨意改變。如果要通過行政手段征用林地,一來會涉及3戶村民利益,引起矛盾,二來征用價格也不是個小數目,勢必會增加村里財務的負擔。李鶴功思考良久,想出了兩全其美的辦法,并征得村委會同意,他用關工委名義,通報保護倒杉木打算,廣為宣傳,以得到群眾認同;接著發出倡議書,請村民們支持搶救到杉木工程,他帶頭捐款。倡議書發出以后,剛開始并沒有獲得大家的理解,但經過老人多次上門做宣傳,最終大家被他的這種精神所打動,紛紛表示愿意為保護古樹出錢出力。然后他和關工委其他成員們多次到這3戶村民家,告之倒杉木加固工程不得不占用部分林地的問題。經過多次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,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,最后這3戶村民方忍痛割愛,各自讓出需要林地。3戶村民都說,這些老人都這么大年紀了,還為村里的事情操心,我們作為村里的一份子,也該配合公益事業的發展。
老人們的行動,感動和帶動了村里人。村民們踴躍捐款捐物,你10塊,他20塊,下不保底,上不封頂。“那段時間,可真是熱鬧,你來捐款,他來出主意,這樣的景象只有只有族下修譜時才有過。”李鶴功感概地說,“‘鄉里獅子鄉里玩’,什么事只要群眾擁護,再有‘銅頭鐵嘴橡皮肚子飛毛腿’的功夫,‘咬定青山不放松’,堅持不懈地把工作做對路子。”區林業局、民政部門、重點局等部門和峨山鎮政府也給村里爭取到一些資金。李鶴功把所收集募捐到的款項張榜公示,總共集資共8萬余元。
為了節省開支,把有限的資金用到“刀刃”上,李鶴功帶著關工委一班人,事必躬親,每天天剛亮就到“遺珠坨”,參照林技員的意見,結合自身的經驗,披荊斬棘,清理場地,披荊斬棘,開辟山道。2013年4月份和2015年6月份通過村委會公開招標,找到建筑工人承包護坡工程,工程實行包工不包料的方式,所需大片、鋼筋、水泥、碎石、沙子、石料均由甲方購買并運至山上。李鶴功和關工委成員分工,在村兩委的協助下,有的負責買材料,有的負責運送,有的負責在現場監工,就如自家蓋房子、搞裝修,操勞忙碌了幾十天。護坡和石階路、觀景平臺的修建全部結束,接著給樹木施肥料、剔除枯枝、栽種花草、整治周邊環境……經過幾個月的辛苦,一期和二期的維護工程全部竣工。老人曬黑了,累瘦了,但他的內心卻感到如釋重負般輕松,臉上洋溢著完成使命般的自豪。
萬綠叢中一點紅
前期保護工作達到了良好效果。倒杉木在老人的呵護和期待下,煥發出勃勃生機。專程來到這里的人多了,觀光的人有增無減,古樹重現昔日英姿煥發的風采。2014年初夏,東島村鼓樂喧天,熱鬧非凡,村民相約來到虎形山上,給倒杉木“掛紅”。當鮮艷的紅綢子從高高的樹枝上掛落,就像一團火焰從天而降?,F在,從遠處向東島村眺望,“綠樹村邊合,青山郭外斜”,虎形山郁郁蔥蔥的林濤猶如墨綠的海洋。萬綠叢中一點紅,宛如搖曳躍動的火苗,那是“倒杉木”上飄逸的紅絲帶。李鶴功老人維護古樹的事跡也正如這“紅絲帶”一般閃耀著一名老黨員的紅色精神!